中国杂技剧20年:一个新生剧种何以生机勃勃
2025-01-05 【 字体:大 中 小 】
2004年,杂技剧《天鹅湖》惊艳亮相,不仅为王子与天鹅的经典故事注入新的活力,更开启中国杂技的“剧”时代。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各个艺术院团累计创作杂技剧超过300部,众多佳作持续走进观众视野,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今年,继《战上海》后,又有《天山雪》《先声》两部杂技剧作品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标志着杂技剧创作趋于成熟,显示出中国杂技艺术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20年间,这一新生剧种何以迅猛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近日,在由中国杂技家协会、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廿载芳华·奋进新程——中国杂技剧20周年主题研讨会”上,来自杂技界、文艺评论界的专家共同回顾杂技剧20年的发展成就,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伴随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诞生
中国杂技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先秦角抵,历经汉唐百戏,传承千年。传统杂技与人们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审美趋向密不可分,讲究奇、难、险、美,蕴含着创新性发展的天然基因。
在原总政治部文艺局局长汪守德看来,杂技剧作为新型剧种的出现,是中国杂技人为自己翻开的新的史册,是杂技创新基因的一脉相承。“从单纯的技巧性、力量性、观赏性,向主题性、叙事性、艺术性迈进,体现了杂技人勇于打破和拓展艺术边界与疆域的创新精神。”
杂技剧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杂技经历了从单个节目到主题晚会,再到杂技剧的演变过程。“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是杂技主题晚会的鼎盛时期,虽然主题晚会赋予杂技一定的思想内涵,但作为晚会内核的每个杂技节目仍以技巧展示为主。随着社会文化消费方式的趋于多元,单一技巧表演已经无法完全满足观众对艺术的更高期待。”中国杂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魏葆华说。他认为,将传统杂技从单纯的技巧表演拓展为综合的艺术表达方式,既是杂技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杂技剧伴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诞生,是观演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杂协副主席俞亦纲说。
中国杂协顾问、北京文联副主席张红说,杂技剧的兴起与蓬勃发展与地方文旅发展高度契合。“许多杂技剧巧妙融合地域特色,将当地民俗、历史、代表人物、自然景观等融入剧中,使观众直观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是杂技艺术的展示,也是地方文化形象的展示窗口。”张红说。
多元素融合提升杂技的艺术境界
回顾杂技剧20年发展历程,与会专家认为,技艺、表演、音乐、舞美等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丰富了杂技艺术的表现力,拓宽了其观赏维度。
例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上海解放70周年创排的杂技剧《战上海》,将解放战争中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搬上舞台。战争场面与上海杂技节目中的爬杆、绳梯、梅花桩、钻圈、蹦床等技巧特点高度匹配,使作品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杂技剧《先声》则呈现出明显的跨界融合特征,充分展现了科技赋能舞台艺术的可能性。“我们运用视频多媒体、声光电等前沿技术,将舞台艺术和现代电影表现手法融合,打造出既超乎想象又合乎情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观赏效果。”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总经理王晓介绍。作品中,无论是LED背景幕墙呈现的光影重叠与街道场景变化,还是爆炸瞬间,演员们慢动作表演与电影蒙太奇效果融为一体的舞台视觉体验都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杂技剧发展过程中,杂技演员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成长。近些年杂技剧的成功,与杂技演员塑造人物能力的显著提升密切相关。随着《渡江侦察记》《铁道英雄》《英雄虎胆》《化蝶》《先声》《我们的美好生活》等一批优秀杂技剧的涌现,杂技演员已从只论技巧高低、节目难易,跃升为追求综合艺术表现力和舞台感染力。
亟待构建审美评价和人才培养体系
尽管经过20年探索实践,杂技剧的审美特征已逐步明晰,但作为一个新生剧种,其创作规律仍需总结,剧种本体研究也尚未形成完备体系。
国家京剧院原院长、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提出,要注意防止盲目追求大主题、大人物、大事件而忽视、弱化杂技技巧技艺的倾向。他建议,在杂技剧戏剧结构的设置中,可借鉴中国京剧主演“下场枪花”表演和西方芭蕾“变奏”的表演理念和表现手段,找寻并搭建既合情合理又集中充分展示杂技艺术技巧技艺的平台。
中国评协副主席尹力表示:“目前杂技剧的评价标准不一,有人用传统杂技的技巧标准,有人用纯戏剧的标准,有人用跨界的标准,而这些都不完全适用于杂技剧。”从“技”到“剧”的转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兼具戏剧共性评判与杂技独特个性的杂技剧审美评价标准体系。
从编剧、导演、演员到舞台设计,杂技剧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西安戏剧学院专家筹设组组长姜浩扬谈到,加强杂技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而目前相关学科、学术、话语体系都尚未建立,可谓任重而道远。
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来形容当下中国杂技剧的发展。他表示,杂技剧是杂技人主动适应当下观众审美倾向的产物,是杂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各姊妹艺术跨界融合的成果。接下来,杂技界还需不断总结创新,拓展中国杂技剧的主题意涵、表现空间、风格样式,在原创性、创新性和艺术性上不断下功夫。
(光明日报记者 李笑萌)
(来源:中国青年网)猜你喜欢
陆川公司回应《抓娃娃》评价:账号被盗非本人发布
王一博黑粉判赔2.8万元并要求其公开道歉
探索“上海样本”助推中国音乐剧发展
《最美中轴线》展现中轴山脊之美
杨子回应黄圣依选择离婚:又不是找不着更好的
马嘉祺刮彩票刮出500 队友调侃:分我们250行吗?
《雄狮少年2》为国产动画电影“争一口气”
《灿烂的花园》热播 没有剧本的慢综艺才耐看
张杰回应多名运动员点歌:安排!胜利!
2023年中国电影:异彩纷呈,多元共生众声欢腾
戏外的诚意与实力 成就戏中的鲜活与深情
小S把一家五口名字纹在手臂上 戒酒后状态大好
小成本影片:呈现世界的万千色彩
《青簪行》疑似将要被提上日程?该剧于2019年拍摄
广电总局“2024中国电视剧精选”,《繁花》等24部作品入选
赵露思将1月25日复工?曾因身体不适被送医引热议
剧集领域“悬疑风”劲吹 欠缺真实性与戏剧性成两大不足
泰星aump线下活动询问赵露思情况 直言很担心她
《白月梵星》:“拼贴仙侠”也能拍出优良品质
向佐喊话《一路繁花》姐姐们不要烦向太